Posted on

安装包

# install.packages("rvest")

查看rvest包的详细信息

library(help = rvest)

包的用法:

  • read_html() 读取html文档的函数,其输入可以是线上的url,也可以是本地的html文件,甚至是包含html的字符串也可以。
  • html_nodes() 选择提取文档中制定元素的部分。可以使用css selectors,例如html_nodes(doc, “table td”);也可以使用xpath selectors,例如html_nodes(doc, xpath = “//table//td”)。
  • html_tag() 提取标签名称;html_text() 提取标签内的文本;html_attr() 提取指定属性的内容;html_attrs() 提取所有的属性名称及其内容;
  • html_table() 解析网页数据表的数据到R的数据框中。
  • html_form(),set_values()和submit_form() 分别表示提取、修改和提交表单。

在中文网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乱码的问题,这里提供了两个函数来解决:guess_encoding()用来探测文档的编码,方便我们在读入html文档时设置正确的编码格式,repair_encoding()用来修复html文档读入后的乱码问题。

还有一些函数,用来模拟网上的浏览行为,如html_session(),jump_to(),follow_link(),back(),forward(),submit_form()等等。

library(rvest)
web<-read_html("https://book.douban.com/top250?icn=index-book250-all",encoding="UTF-8")
position <- web %>% html_nodes("p.pl") %>% html_text()
web
position

第一行是加载Rvest包。

第二行是用read_html函数读取网页信息(类似Rcurl里的getURL),在这个函数里只需写清楚网址和编码(一般就是UTF-8)即可。

第三行是获取节点信息。用%>%符号进行层级划分。web就是之前存储网页信息的变量,所以我们从这里开始,然后html_nodes()函数获取网页里的相应节点。在下面代码里我简单的重现了原网页里的一个层级结构。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要爬取的信息在25个class属性为pl的<p>标签里的文本。

<p class=pl>
[清] 曹雪芹 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6-12 / 59.70元
</p>
而对于这样的结构,在htmlnodes()函数里的写法就是简单的 “p.pl”,其中“.”表示class属性的值,如果是id属性则用“#”,如果大家学过CSS选择器就很好理解了,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我们用html_text()函数表示获取文本信息,否则返回的是整个<p>标签。总体上用以下一行代码就可以实现:

Example 2

到天气网(http://lishi.tianqi.com/)抓取特定页面的数据, 首先需要在浏览器中调试js代码,chrome中按F12即可查看。通过搜索关键字:日期,最高气温 …任何一个都行,得到以下信息。可以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都在<div class=”tqtongji2″>盒子中,而每一行数据又都在ul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特征来提取数据。

获取<div class=”tqtongji2″>以及ul中内容的R代码如下:

library(rvest)
library(plyr)
city <- 'guangzhou'
date <- '201709'
baseUrl <- 'http://lishi.tianqi.com/'
Url <- paste(baseUrl, city, '/', date, '.html', sep = '')

content <- Url %>%
  read_html(encoding='GBK') %>%
  html_nodes('div.tqtongji2') %>%
  html_nodes("ul") %>%
  html_text()

head(content)

发现数据之间用rntt之类的隔开。而’rntt’这些里面有:回车符,换行符和制表符。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全都是空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空格来进行分列,提取相应的数据。

content <-  content %>% strsplit("\\s{4,}")
content

为了美观和方便操作,我们把它转换为数据框的形式:

content <- ldply(content[-1])
names(content) <- c('date', 'highDegree', 'lowDegree', 'weather', 'windDirection', 'windForce')
content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1498596

Example 3 R 爬虫之 rvest 包 :穿越表单 + 图片下载器

什么是会话?会话的出现是为了跟踪 cookie,保证 cookie 长期有效,只有当会话被关闭时,cookie 便会失效。你可以把会话(Session)想象成在浏览器中打开的页面窗口,你之所以可以在这个窗口执行很多操作,这是因为服务器端知道你的 cookie 中存在有效的 SessionID,所以服务器会一直通过你的请求,把资源给你。

为什么要创建会话?后面我们将实现表单穿越时,需要保证是在会话窗口执行。

怎么创建会话?使用 html_session( ) 函数。

u <- "https://movie.douban.com/"
session <- html_session(u)

什么是表单?HTML 中的表单被用来搜集用户的不同类型的输入。例如,登录表单、搜索框表单等。HTML 表单 <form> 包含表单元素,表单元素是指不同类型的 input 元素、复选框(box)、单选(radio)、提交按钮(submit)等。

怎么穿越表单?分为以下几步:

提取出你所需要的表单:html_form( )
填写你的表单:set_values(form, name1=value1, name2=value2)
提交表单,发送给服务器:submit_form(session, form)

forms <- session %>% html_form()
forms
form <- forms[[1]] # forms 中的第一个列表是我们的目标列表
form

在上面的结果中,只有<imput text> 'search_text' :的冒号后为空,这表明 ‘search_text’ 还没有填充任何值,而我们的填充任务就是把它填上。比如说我要搜索“美人鱼”,那么我就在set_values( ) 中指定一个 search_text 参数,令它的值为“美人鱼”。

那么,现在我们的表单已经填充好了,只需要把它提交给服务器了。

filled_form <- set_values(form, search_text = "美人鱼")
session2 <- submit_form(session, filled_form)
session$url # 查看初始 session 的 url
session2$url # 查看提交表单后,返回的新会话 session2 的 url
iconv(URLdecode(session2$url), "UTF8")

显然,在提交表单后,我们访问的链接发生了变化。

PS:session2$url 之所以会有一堆 %A %B 之类的符号,是因为我们搜索的文本是中文,所以提交请求时,链接中的中文被再次编码。执行下面语句,便可以将链接变成我们能看懂的形式:

作者:LeoinUSA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5756fe60c26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2 Replies to “R语言爬虫入门-rvest教程”

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