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沈阳药科大学 E药纵览 【专业解读】从一粒药的研发过程解读相关专业
2018年火了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我坐在电影院泪眼婆娑地看完了电影。依稀记得,电影结束以后使命感又上心头,也更加体会到了我们身上责任之重。可能我们的一个发现,一次药物优化,会为很多病患送去福音。“我做的事儿是有意义的”,我这样反复对自己说,这也成了我在科研路上坚持下去的动力。药很常见,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今天用一幅漫画,带大家了解一下新药研发的流程以及我们在沈药的日常工作。
一般而言,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一旦被发现,往往会成为一系列新药发现的突破口。
通俗易懂一点解释,如果把疾病比作一把锁,那么靶点为锁芯,如若找到锁芯,研究出锁芯的立体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立体结构为其配备一把专有的钥匙,那么该新药即为这把专有的钥匙。
先导化合物:发现靶点之后,用计算机模拟靶点空间结构,因不同先导化合物空间结构不同,故用计算机进行靶点和空间结构之间的拟合。
先导化合物概念: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在找到靶点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描绘出靶点的立体结构,并将各种化合物的结构与其进行拟合,从而寻找出相应的先导化合物。
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先导化合物空间结构以后,设计先导化合物合成路线,并在实验室进行先导化合物的合成。
先导化合物合成结束后,对其进行结构检测,经常用到质谱、核磁共振谱等。
在确定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后,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外药效试验(细胞实验),初步验证药物的药效。
因先导化合物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性不够高,化学结构不稳定,毒性较大,选择性不好,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合理等等,需要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化学修饰,进一步优化使之发展为理想的目标化合物。
在体外药效试验通过后,需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验证药效,并取动物代谢物,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取动物代谢物、排泄物,进行一系列的样品前处理,得到供试品溶液,采用液质联用等技术,进行分析。
研究什么剂型的药物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如用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易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另外有些药物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特种成膜材料制成的胶囊能够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从而避免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
在剂型研究结束后,要对药物进行杂质检测,杂质含量限度需要符合药典规定。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药学专业主要负责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最高疗效的理论与方法。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
计算机专业可以跨行来做药吗
当然可以 药物筛选预测就是计算机 AI的工作
要个你微信 可以吗?如果麻烦发在我邮箱
当然 我的网站 简历里面有微信二维码和手机号18021308280
发现你做的网站蛮不错的
谢谢您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